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古诗(共3篇)

时间:2023-11-07 10:36:14 作者:admin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古诗 第1篇

宋·朱熹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拼音版:

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 ,

昨夜江边春水生,

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

艨艟巨舰一毛轻。

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

向来枉费推移力,

cǐ rì zhōng liú zì zài xíng 。

此日中流自在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翻译: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古诗 第2篇

到唐时,诗歌发展到最为繁盛的阶段,何事何物都能入诗,基本能写的题材都被写了个遍,闻一多先生在说唐诗时总结道:“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这可太厉害了!留给宋代诗人的活路似乎已经不多了!

但奇特的是,唐诗珠玉在前,宋诗却不逊色,独辟蹊径,开拓了别开生面的境地,有人总况道,“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比如说,走心走情到了极致是吧,那咱开始讲道理啊!

苏东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人才,将说理诗写得已臻化境,他的《琴诗》写得好妙,他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千古流传,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更是让人反思人生来何来、去何去……

而朱熹作为宋时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作为文学家,将哲理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从自然万物中体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反映在诗中,把“理”说得很妙。

朱熹有两首说理诗读书时已经学过,一首《观书有感》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首《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首诗蕴含的哲理,早已被老师和同学提炼过千百回,在此不赘述。

今天分享朱熹另一首说理诗《偶成》,也作《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诗歌表现的主题并不新颖,依然是从诗产生以来就已

时光倏忽流去,转眼间,就已从春走到秋。但偏偏,如此重要的时间却又无形无感,它每一刻都在悄悄溜走,一旦当你察觉到它的踪迹,它已经走远了。而要真切感知它的流逝,只能通过自然物候的变化,才能恍然惊觉。

最早在《诗经·七月》中,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诗句:“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通过记录小昆虫的行迹变化写时节的变迁。

光阴似水,时光如流。如果直写,很难写出触目惊心之感,朱熹则“借物以明道”,通过自然物象的变迁来传达领悟的道理,池塘春草,梧叶秋声,免去呆板说教,把时间的流逝感写得很美,很生动。

再过两天,便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很快,冬季就将来临,一年也终将走到尾声。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吗?年初定的计划完成多少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来时不会告诉你我来了,它走时不会告诉你我走了,可它实实在在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游走。

人,从出生开始,便步入了倒计时,少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都有一定数,匆匆虚度过去后,就真的不能再重来了。

你看,说这么多,实在抵不过两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古诗 第3篇

《观书有感》其一的诗意是: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创作背景:

《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

朱熹这两首诗名为《观书有感》,正是他观书有得欲借诗阐发某种事理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观书是因,有感是果,写景只是抒发感触的实现手段,他是在借景语代理语而说理,因此他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在表现自然之理的背后更有阐发读书进学之理和儒家义理的意图。对他的这两首诗在作写景层面解读的同时更应作文化层面和哲理层面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