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的诗意是哪句古诗(推荐4篇)

时间:2023-11-04 10:46:10 作者:admin

观书有感的诗意是哪句古诗 第1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

3、了解哲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

4、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哲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2、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可谓远矣。

百学须先立志。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乎彼。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主一无适便是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预习《观书有感》,理解诗意。

【设计理念】

观书有感的诗意是哪句古诗 第2篇

【原文】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半亩:形容池塘之小。

方塘:方形的水塘。

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意谓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此句将书比作半亩方塘,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共徘徊:指都在如镜的水中来回闪动荡漾。

渠:它,指方塘。

活水:指流动不息的水。这句是回答前句的“问”。说是塘水清澈,能映照万物是因为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翻译】

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来回游荡。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赏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晚号晦翁。古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魏晋以来儒、佛、道、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融於一炉,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一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

观书有感的诗意是哪句古诗 第3篇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

4、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_________的心得体会。

5、知诗人朱熹(1130-1200)南宋______家,______家。字元晦,婺源(今_________)人。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保存至今。

6、“半亩方塘一鉴开”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

“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

2、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3、“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读书

5、 思想家哲学家江西省婺源

6、比喻

7、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道理。

观书有感的诗意是哪句古诗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二.教学过程:

1.与学生交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认识大家我很高兴!我早就听说咱实验中学的学生特别善于动脑,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今天这节课老师特别希望得到同学们的配合,好不好?爽快!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朱熹,手捧他的《观书有感》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美丽的池塘边。在这里,我们将会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3.师问:你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4.出示学习目标,一起朗读。

5.师引:朗读古诗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要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首先把节奏读好。什么是节奏呢?大屏幕出示:

节奏: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叫做节奏。

①全班同学拿起书,轻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节奏读好了,还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什么是停顿呢?大屏幕出示:停顿:为了突出意境或感情而作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

②出示大屏幕,加“∕”,教师范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④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能?肯定后学生齐声朗读。

6.师引:大家朗读这么好,让老师真感动。我想同学们在理解句子意思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请大家结合线下的词语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始吧。好!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7.师引: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请同学们根据每句诗的意思并结合这首诗题目,想一想:(出示大屏幕)“半亩方塘”比喻。【一本书】“天光云影”比喻。【书中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道理】 “源头活水”比喻。【丰富、新鲜的知识】

8.师问:诗人为什么要使用比喻,而不直接写出呢?

9.生答毕,师小结:诗人朱熹不愧是大家手笔,他将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自然景物,描写出使人在清新的气氛中既获得美的享受,又引发出哲理的感悟,从而得到启发。

10.再想一想诗人借助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水如此清澈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小组合作讨论作出回答。

启发学生: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加以引导教师板书: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