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情知乎(3篇)

时间:2024-01-08 14:26:08 作者:admin

没有感情知乎 第1篇

82.三脑之间的关系

三脑理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三套并存的生存系统,本能系统就像机械语言一样,所有的外界信息输入最终都转为0和1(战或逃)。

情感系统就像一个一个个程序不同的程序有着不同的功能。

理智脑就是我们独立于手机外面的自己,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app。

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我们的理智是没有办法直接和身体沟通。正确的沟通顺序是理智通过情感告诉身体该做什么。如果理智直接和身体说话身体是没有办法听明白的。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用理智在对身体下命令,健身要求身体瘦一点、肌肉多一点、吃的干净一点、不要囤积脂肪。

但大家应该都知道身体是不会听的,只会听自己的反馈。

饿了我就要吃,而且理智越不让我吃我越饿。我吃饱了就不想动,理智想让我动我会给你一万个不乐意的信号,看谁厉害。从中可见理智和身体的沟通效率有多差。

对我们身体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直接影响我们的各项内分泌系统的运作。

理智说不吃饭身体不会听,但是我们伤心、开心、、愤怒、焦虑都有可能让我们吃不下饭。不同的情绪在各个角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比如在极端情况下妈妈对孩子的爱可以让她举起来汽车,这是无论理智给身体下任何命令这都是做不到的。众所周知疯子的身体特别好,寒冷时候不觉得冷,光着身子在户外睡觉也很难生病。疯子的理智在他的生命中占比是比我们少的,大部分时间他们生活在极端的情绪中。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个观点,身体的痛都是心灵的伤。比如脊柱疾病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脊柱在身体功能上就是承重的,在心理也是如此对应。腿脚不好是因为不想走,眼睛不好是因为太多的事不想看,吃太多是因为心里得不到满足,含胸驼背是因为心理负担太大了等等。我们自古以来也有相由心生的说法,也是指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

理智是可以直接干预情绪的,演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体验派、表现派还是中国戏曲,这些表演体系都涉及到了对自身情感的干预。

我们批评那些演技不好的人主要是批评他们没有感情,一直都是保持一个僵硬的状态。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假装生气、假装高兴、假装难过。有些人演的比较真实有些人演的很假,那些相对真实的来源于调取了理智记忆中曾经有过的情绪。在假装生气时想到以前生气的情绪带入到现在,这样就比那些单纯为了假装生气而生气的人看起来更加真实。也只有这种理智干预的情绪是可以正向影响身体的,虚假的表演对身体的影响可能完全和我们所期望的背道而驰。表演的努力带来的是更加疲惫,表演的愤怒甚至有些尴尬。

身体对情绪的影响相比理智来说更为巨大,我们大部分情绪都来源于身体对周围环境的反馈。比如恐惧是看到了危险,这种恐惧并非后天形成,失重感是婴儿都会有的恐惧。饥饿是一种情绪,饿时间长了就会难过,之后愤怒、悲伤、无力等等都是身体对情绪的影响。有一个未经证实的理论:我们所有的情绪其实都储存在我们的体内,从出生到死亡。反过来説我们任何的身体姿势改变对内在的情绪都是一种挤压和释放。

从上面的观点可以看出我们对身体的干预,应该是由理智去干预情感,情感去干预身体。如果没有情感的去命令身体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但是这三套系统其实都是可以独立存在和运行的,我们说的只是相对其他三个系统的优势,身体自身也存在着一部分逻辑情感,情感系统也带着能量和理智,理智也有运动和情感。最好可以让这三个系统动态平衡的运行起来。

朋友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修行的女子,在去泳池游泳的时候看到一个帅哥,动心了但是又刻意隐藏起来,专注去游泳。游完发现帅哥早已离去,失落状态下发觉自己的修行还是不到家,游泳时一直都在刻意的表演,并没有专注游泳。我的看法和她不同,既然已经动心想要吸引帅哥的注意,就应该顺从自己的心意想表演就表演,甚至可以主动去引起帅哥的注意。这样可能游的反而比平时更好,因为没有刻意的去压抑自己的情绪,本来看美女看帅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过分强调努力专心的世界却让我们没有办法去保持这个美好。如果可以同时好好游泳又看着帅哥,游完更是可以一起聊聊天那不是更加开心吗。

我们对情绪的认知有很大的偏颇,情绪并不止单一稳定状态。情绪是一条包裹无数情感的河流,川流不息。刻意的阻碍情绪只会导致河水改道河岸受灾,河水的力量也会减小。如果刻意的去控制情绪,就像修建一座水坝却不开闸放水,早晚都会爆发。

没有感情知乎 第2篇

这并不是我在和A先生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印象里每当我试图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感受时,得到的总是他的想法(我:“这次的成绩比之前好,对此你有什么心情?”A先生:“我觉得我的付出总算得到了回报。”我:“听起来她说的话很伤你的心。”A先生:“她一直这样蛮不讲理。”等等)。仿佛感性那一部分的他是缺失的,只剩下理性这一部分在和我对话。其实不仅仅是A先生,生活中我发现自己有时也有类似行为:当遇到一些事情时,尤其是不如意的事情,我的反应往往是用理性思考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情给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以及从中学得的经验教训……却很少记得问候一下自己:“那么我的感受呢?”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self-defensive mechanism),它的定义是用理性取代感性,从而使我们避免感知自身的情绪。

有很多原因可以促使我们养成凡事理性思维优先的习惯: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风格(如:彼此很少问候或分享情感经历,只谈论想法或事实),社会文化的鼓舞和强化(如:电影里的超级英雄遇事常常冷静睿智,而反角往往喜怒无常)等。

更重要的,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理智化可以降低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不适,让我们感到自己不是那么地脆弱,尤其在面对创伤(trauma)的时候。

但是,和所有事情一样,一旦我们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失了衡,变得凡事都理智至上,而持续忽视或隔离自己的情绪感受,便会出现问题。我们很容易理解过度情绪化的弊端,却常常忘记思考过度理智化带来的伤害,出现“情感隔离”。

“不是都说遇事要冷静吗?我用我的理智来思考问题有什么不对?”被我询问是否一直以来都在忽略自己的情感时,A先生这样反问。我想区别就在于:我们是在用理智思考问题,还是用理智来隔离自己内心的感受?

前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寻找应对问题的方法,后者却可能会让你错失看透问题本质的机会。”

适当调控情绪感受,运用理性思维来面对困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有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理性”。

没有感情知乎 第3篇

如果你和A先生一样,这个时候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和所有的改变相似,打破禁锢着我们的理智化这一习惯,与自己的内心建立连接,学会如何去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做到这些需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和调整。而第一步,便是要提高自我意识。

第一步:提高自我意识

正如之前所说,当我们使用理智化这一自我防御机制时,通常是为了避免让自己感到脆弱的情绪感受。只有意识到我们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式进行情感隔离,才能更好地知道如何去介入和转变。想一想,你是否大多数时间都只愿意与他人分享积极的情绪(尤其是成就感),而遇到困境则只专注于自己理性的分析或想法?也有一些人并非完全不与外界展示自己的负面情绪,却只选择性地表达一些让自己感到不那么危险或脆弱的情感,如愤怒,烦躁,或焦虑;另外一些更直接暴露的情绪,如感到被抛弃,被否定等,一旦出现便会被立刻掩盖或隔离起来。

还有些时候,我们或许也会主动和他人倾诉自己的内心,但用来描述自己感受的字眼通常是笼统而模糊的,以此来和自己真实的情感拉开一些距离:如“他拿了我的东西居然也不和我打声招呼,对于这种人我真是难以理解”,而内心真正的感受是“我感到被他忽视,受到伤害”;再如“我不喜欢你做出这样的表情”,而内心真正的感受或许是“当你做出这样的表情时,我感到不被理解或被评判。”

一旦我们养成不与他人分享内心真实情感的习惯,我们便很有可能会养成不去思考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便会失去清晰识别自己情感经历的能力。 因此,改变要求我们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使用理智化,以及对什么样的情绪感受进行隔离的。

第二步:使用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只是停止吃外卖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家里的冰箱放满健康的食材,并且学会如何料理。同理,如果我们想要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情感连接,只是停止对自己的情感隔离也是不够的,我们也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清晰准确的字眼描述分享自己的感受。想一想,你通常是如何学习一项新技能的?多数情况下你需要不断地观察,模仿,和练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试着留意身边的人是用怎样的方式传达情感:有没有这样一个人让你感到TA对自己的感受勇于坦诚?那么TA在分享自己的时候用了哪些词汇形容情绪和感想?有时,我也会特意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形容情绪的词汇,总结出来发送给我的来访者,建议TA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一旦察觉自己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便拿出来看一看,寻找列表上有哪些可以准确形容自己当下心情的词语。通过这样不断地练习,我们便会内化这项技能,将这些准确表达情绪感受的方式转变为自己的。

第三步:要敢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区

要记得,所有的改变在一开始都是不容易的,因为你要放弃长久以来陪伴你的固有模式,踏入一片不熟悉、充满不确定的区域,心理层面的改变更是如此。我们之所以要隔离自己的情感,通常是因为担心一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便会让自己或他人感到不适:我们担心如果让自己感受到悲伤,悲伤便会像开闸的洪流一般迅速将我们吞没;我们担心一旦向他人表达自己受伤的心情,便会让对方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内疚……换句话说,我们使用理智化来隔离自己的情感,是在担心表达情感可能带来的后果。事实是,感受和表达情绪的确可能会让人感到脆弱或不适,但情绪本身并不是一个危险的存在,正相反,所有情绪都有其产生的意义。就如生理上的疼痛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送出现问题需要注意的信号一样,心理上的感受也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只有知道自己是愤怒的,我们才知道有哪些事情是自己不愿意去接受或退让的;只有知道自己感受到了被接纳,被尊重,和被理解,我们才知道哪段关系是我们愿意更进一步去接近和发展的。我们需要敢于踏出局限自己的舒适区,去面对自己的脆弱,迎接可能的风险,不断地锻炼我们的心理韧力(resilience)。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外界建立起不一样的连接。

感受和表达我们的真实情感是一件会让我们感到脆弱的事情,因此,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我们或许会使用理性来试图克制我们的感性,将我们的情感包裹甚至隔离起来。

尽管这种自我保护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尤其在经历创伤的时候)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难关,但一旦我们在生活中养成理智化或情感隔离的习惯,便可能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以及人际交往的困难。从细节开始,不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感受和分享内心情感的能力,我们才可以与真实的自己建立更完整的连接,与他人发展更亲密的关系。